Browsed by
Category: 学习

学海无涯

修改 root 用户的PATH

修改 root 用户的PATH

最近工作需要安装了一台运行 Debian 11 系统的电脑,不知道是不是很久没安装 Debian 系统的原因,惊讶地发现 root 用户的路径少了很多,比如 /sbin, /usr/sbin 路径等。这些路径都是一些系统管理员级命令所在,不清楚什么原因没有加入 root 的默认路径。

不想影响其他用户,因此只要单纯修改 root 用户 HOME 目录下的”.bashrc”文件,在该文件尾加入以下语句即可:

export PATH=$PATH:/sbin:/usr/sbin:/usr/local/sbin
定时清理释放内存

定时清理释放内存

家里有台 Raspberry Pi3, 日常做点小任务,比如做 samba 服务器当 NAS、做 web 的功能测试、学习点 Linux 知识等,基本都是一些负荷不大的任务。不过由于我是死忠的 GUI 党, 因此总是喜欢进入 Pi 那个巨丑无比的界面里进行操作,这也导致 Pi3 的内存会逐渐显得有些捉襟见肘,时间长了,就不得不使用 swap 。这可能会有损 microSD 卡的寿命,因此希望 Pi 能定时清理、释放内存。

网上搜了搜,也比较简单,而且效果比较明显。简要记录一下:

在 /etc/cron.daily 目录下,创建一个 gilson-clearcache 文件,内容如下:

#!/bin/sh
sync
echo 3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

将这个文件设置为可执行文件即可:

sudo chmod +x ./gilson-clearcache

设置为可执行文件后,可以手工执行一下,可以看到 “free -m” 显示的结果里,“buff/cache available”等项有明显的改善。

不过考虑到 Pi3 可怜的 1GB 内存,这种内存回收方面的改善,估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上 Pi4 (2GB或者4GB)或许更好。后续继续观察一下,如果实在不行,就换 Pi4 或者等 Pi5 吧。

巴菲特致股东的信(1977-1997,英文版,PDF)

巴菲特致股东的信(1977-1997,英文版,PDF)

这是早期的一些公开信,收集、综合到一个 PDF 文档中,以便下载、打印、学习。请点击此处下载

目前在伯克希尔官方网站上,公开的信件是从 1977 年开始的,其他更早年份的信,虽然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,但是没有官方的认证,很难辨识。因此以官方提供的资料为准,没有收录 1977 年之前的公开信。

这些信件受制于当时的排版、网络等技术,采用了非常粗糙的 HTML 格式,极为不方便打印,这也是我收集并整理成一份 PDF 文件的初衷。同时,将原 HTML 文档中晦涩的表格,转换成了 word 的排版方式,会更有利于阅读。

1997 年之后的公开信都提供了 PDF 文档,已经很适合阅读和打印,因此暂未收入这之后的公开信。后续如果有时间,再考虑整理成一份 PDF 文件。

本次只整理了英文原版信件,后续将陆续整理中文版信件。老实说,我低估了整理的工作量。先前整理、翻译 2020 年信件时,以为每年大概就15页左右的内容,加上一、两个小表格,轻率地决定着手前面这些年信件的整理工作。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。四十几年前,巴老就已经是“话痨”了,而且热衷于变着花样弄表格进行炫耀……

PDF 文件里可能会有一些错误,毕竟整理了太多表格后,我时不时会头晕,并产生错觉:“我是谁? 我在哪里?我在干什么?” 如果有朋友发现了错误,请联系我进行修改,谢谢!

巴菲特 2021 年致股东公开信

巴菲特 2021 年致股东公开信

原文链接,请点击这里

新浪网翻译链接,请点击这里

个人的吐槽、更新:

我一直很奇怪这信(英文版)的排版格式,例如段落没有顶格、各种奇怪的分割符、字体严重过小(这是为了把 S&P500 对比表格完整放在一页内吗?)。 信的内容当然毋庸置疑的珍贵,就是有点太不讲究格式了。

“Two strings to our bow”在新浪的翻译文中,简单粗暴地翻译为“我们弓上有两根弦”,太硬邦邦了。另一位译者翻译成“两条盈利的线路”,稍好一些。但其实更合适的翻译,应该是“两手准备”的意思。老巴在这节中主要想表述伯克希尔对待好的商业、好的企业的两种方式(1)100%控制 (2)非控制地拥有部分权益。两种方式都很好,关键是企业本身,而是否完全掌控这些企业则不重要。

2021-03-01 更新: 关于英文版的格式,老巴的秘书应该是采用英式的格式,即每段开始处都缩格。数了一下,正好是缩进 8 个字符。从 IT 人员的视角分析,这位秘书是用 Tab 键进行缩进。更有可能她以前习惯用打字机,这大概能解释其他古怪的格式 ……

2021-03-06 更新:这周抽时间阅读了原英文版,并根据网络的一些现有翻译,整理出了一份PDF格式的中文版,方便打印出来学习,也欢迎同学们来信斧正。谢谢!

计算复合增长率

计算复合增长率

这个其实不算复杂,但是经常看到一些小白对此有很大的误解。比如某天在雪球上看到一位朋友,宣称自己从2017年到2020年,四年间收益增长了160%,因此年复合增长率是40%(160%/4,就是这么简单粗暴)。

当然这样是错的。小朋友都知道“国王和棋盘”的故事,第一个格子放一粒米、第二个格子放两粒米、第三个格子放四粒米…… 这样才叫复合增长,计算公式是:

(1+x)^N

其中,x就是增长率, N是计算周期值(例如年份数、格子数)。在小朋友的故事中,x=1,N=棋盘格子数(难怪最后国王要斩了狡诈的棋士)。

对于上述朋友的示例,其实是知道计算结果(即总值 2.6=1+1.6),N=4(年份数),反过来计算 x 是多少。可以用 windows 自带的计算器快速计算,如图采用”科学“面板计算:

科学计算器
科学计算器

由于这位朋友的收益率是160%,总量最后是 2.6,年份数是4年,在计算器面板操作如下:

输入2.6,点击xy,输入4,点击1/x,然后点击=,得到1.27 (这就是开根号的过程)。

然后 1.27 – 1 = 0.27。

即,这位朋友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是 27%,远远低于40%。不过从投资角度讲,能做到 27% 的年均增长率,也很厉害。如果后续仍然能保持这个增长率,那就相当惊人了。

给 vbox 的客机系统扩容

给 vbox 的客机系统扩容

主机是Window 10, 运行在 VirtualBox 中的客机系统是 Debian (testing)。当初估计不足,只划了 8G 空间给客机系统,因此面临着容量不足的问题,迫切需要扩容,要不然就要重新构建一个客机,实在过于麻烦了。

从网上搜集了一些信息,有各种问题。绝大部分的资料其实不能算扩容,无非就是增加一个盘,然后 mount 到新的分区而已。而我希望是将现有的虚拟硬盘直接扩容,无需改变或者 mount 特定的分区或者目录。最后通过安装 GParted 软件,加上修改部分配置,终于解决了问题,从8G 扩展到 28G, 如下图所示:

扩容后的硬盘分区
扩容后的硬盘分区

系统只有两个分区: 主分区 和 交换分区。目的就是扩大主分区(/dev/sda1)的容量即可,其他无需改变(至少在使用者的角度是没有任何变化)。

增加 VBox 虚拟介质容量

VBox 新版都支持给虚拟介质扩容,操作简单。在“管理 – 虚拟介质管理”里找到客机的虚拟介质,直接增加容量即可。比如,将介质从 8G 直接调整到 28G。

但是客机系统不是直接就使用了扩容的硬盘容量。新增加的部分对客机系统而言,属于“未分配”的容量,因此需要进入客机系统(也就是 Debian)中进行磁盘管理,让系统能识别、管理这部分新容量。

Debian 磁盘管理

牛人直接用 fdisk 大概就可以搞定。作为一名无可救药的图形界面党, 我当然还是倾向于使用图形界面的软件来解决问题(非常不 linux,非常不 geeker),也就是 GParted。

GParted 很像 Windows 的磁盘管理工具,因此使用起来油然而生熟悉的感觉。启动 GParted 后,很容易就看到未分配的磁盘容量。可惜不能直接移动或者扩容/dev/sda1,原因大概是中间有个 swap 分区。刚开始我被困住了,后来想明白:

既然 swap 分区阻挡了主分区的扩容(移动),那删除掉 swap 分区,那主分区和未分配分区不就连起来了吗? 试试后发现果然如此:(1)删除 swap 分区, (2)调整主分区(/dev/sda1)的大小,(3)然后再重新将剩余的分区设置为 swap 分区。

千万别格式化主分区!只需要重新格式化 swap 分区即可。

GParted 有个bug:在上述步骤中,重新删除、创建了 swap 分区,可是 GParted 并没有修改 /etc/fstab 里对应的 UUID 值!导致每次重启后,发现 swap 区都没有激活使用。

解决这个bug也简单,在 GParted 中查询 swap 分区的属性,获取其 UUID 值,然后修改 /etc/fstab 中对应的 swap 分区的 UUID 值即可。

一点思考

本次扩容过程中,被 swap 分区困扰了很久,有各种问题。要么是 swap 分区阻挡了主分区扩容,要么是 swap 分区的 UUID 更新(这个算GParted的bug)。

如果不设置 swap 分区呢? 修改为采用 swap 文件方式,只保留一个主分区,这样就灵活很多。当然,实际部署 Linux 系统如果采用这种方式,可能会有问题(比如崩盘导致数据丢失等),既然是客机系统,倒是无所谓。

12 + 100

12 + 100

正在看一本投资方面的书《段永平投资问答》,相当好的一本书,居然是免费的。里面谈到关于长期投资的一些观点,据说段永平是两三年才有一个好想法、两三年才出手一次。

书中也提到:芒格说伯克希尔成立57年来仅仅10个好点子,去掉这十次,整个就是笑话。

打开证券软件,看了一眼2020年的操作记录:

交易股票100次、交易股票12只!

不禁流下了贫穷且没有格局的泪水……

DNS over HTTPs

DNS over HTTPs

传统的 DNS 基于 UDP 协议,并且采用明文方式传递请求和结果。在互联网早期,这样做没什么问题。而现在网络越来越复杂,网络实体越来越多,各种看得见、看不见的手都可能修改 DNS 的结果。

简单的解决方式就是对 DNS 进行加密。 Mozilla 联合 Cloudflare 通过 HTTPs 来传递 DNS 消息,也就是 DoH (DNS over HTTPs)。这种方式从设计上看,不如 DNS over TLS 高效,但是胜在简单、无需过多更改网络设备和软件。

Firefox 已经内置了对 DoH 的支持,而且非常简单。问题是默认的两个 DoH 服务商:Cloudflare 和 NextDNS,在国内由于某种不可描述的原因,访问速度都很受影响。实际上国内腾讯和阿里的公共 DNS 服务也支持 DoH,以腾讯为例,它提供的 DoH 访问地址是:

https://doh.pub/dns-query

Firefox 的网络设置中,按下图进行配置即可:

Firefox 中设置腾讯 DoH
Firefox 中设置腾讯 DoH

另外,阿里提供的 DoH 访问地址为:

https://dns.alidns.com/dns-query